Tuesday, April 9, 2013

澳洲中文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华文教师的自觉与努力

201341日的悉尼晨锋报 (Sydney Morning Herald) 刊出了一篇题为School starters set up to fail the 2025 Asia literacy target。这篇由驻北京的澳洲记者John Garnaut所写的文章一开头就对澳洲中文教育拨了冷水。他说:"Asian language teaching in Australian schools has declined to the point where more year 12 students are studying Latin than Chinese." (澳洲学校的亚洲语言教育已经落后到连12年级学习拉丁文的学生都比中文还多)Garnaut并没有指明这是全国还是新州的统计,也没有提供确切的实际数字。然而,根据新州大学联招会(Universities Admissions Centre) Report on the Scaling of the 2012 NSW HSC (Continuers- 173; Extension-99),而中文的12年级考生总人数是947(Beginners-41; Continuers-62; Heritage-87; Background Speakers-744)。作者不了解Garnaut引用的数据来自何处,但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对中文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实质的帮助。其实,澳洲中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传媒对政府语言政策的督促当然是需要的,但作者认为消极的批评和贬抑是无济于事的,甚至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中文教师的立场来看,如果澳洲政府 (不管是联邦还是各州)真的想推广包括中文在内的亚洲语言教育,的确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比如,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来鼓励学校开设亚洲语言课程,或者培养更多的中文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等。其实,在这一方面,联邦政府并不是完全没有行动。比如,《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发表之后,联邦政府已经提出用三千七百万的经费来赞助3500个学生到亚洲学习的计划纲领

 
事实上,我们认为澳洲中文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华文教师的自觉与努力。根据墨尔本大学中文教育权威Jane Orton教授的调查,有些华语背景 (Native speakers) 的中文教师缺乏跨文化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跟澳洲的学生、同事或家长交流(How to relate to Australian school learners, colleagues and parents)。而另一方面,Orton教授也指出:有些非华裔的中文教师中文水平不够。作者觉得这样的评论客观的。

 
随着白皮书的发表和《全国中文F-10教学大纲》进入最后咨询阶段澳洲中文教育的客观条件已经逐渐成熟。我们只要看看最近澳洲总理吉拉德在搏鳌、上海和北京的谈话,就可以看出中文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展望。另外,为了更有效的推广中文教育,负责编撰全国语言教学大纲的澳洲全国课程测试与报告委员会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Authority, 简称ACARA)已经将中文的学习者区分为:第一语言学习者(First Language Learners)、第二外语学习者(Secondary Language Learners),以及有华文背景的学习者(Background Language Learners)。这样的区分不仅可以鼓励更多非华裔学生学习中文,而且有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

 

既然客观条件有了,那主观意念呢?西方人说:You cannot be a master teacher until you are a master learner。而我们古代的哲人也已告诉我们教学相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学无止境”的道理。因此,作者要在这里要鼓励澳洲的华文教师继续努力学习。只有我们不断地进步,把学生教得更喜欢学习中文,澳洲的中文教育才有希望。不是吗?!

边唱边学:《老鼠爱大米》- 一首适合非母语组高中生的歌曲

边唱边学: 一般来说,爱情歌曲并不适合作为教材,因为情境可能过于狭隘,歌词可能有所限制,但这首《老鼠爱大米》倒还算不错的选择。除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词之外(如‘听见’、‘特别’、‘不敢’、‘理想’、‘实现’等),还包括一些实用或重要的词语,如‘让‘、’如果‘、‘不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