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边唱边学》学生用书第二册 (Learn Chinese While Singing, Student Workbook 2) 终于完成了

把歌曲应用在语言教学上一直是我们的理念,也是我们的理想。经过无数次的修改、校订以及反复的斟酌,终于完成了《边唱边学》Student Workbook 2的简体版。作为一个作者,我们最在乎的是读者的反馈。如果您觉得有缺点,请留下‘片言只语’。如果您觉得还不错,也请给予‘几片掌声’。

为了让这本书更加完美,我们把《边唱边学》的英文书名改为Learn Chinese While Singing。Student’s Book 改为Student Workbook。另外,也特别请我的同事Ms Elizabeth Hodges帮忙把英文的部分重新校订一次。在此特别表达我们的谢意。

为了适合能力参差不齐班级 (mixed-ability class)或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就像学生用书第一册一样,我们把学生练习分成三个部分:Exercise A, Exercise B 和Exercise C。这种有区别性的学习材料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materials)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Student-centred approach)的原则上。老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做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初学者,只要完成Exercise A就可以了。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完成Exercise C。总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对学生有不同的期望值。如果您是家长,您也可以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帮助您的孩子,而不至于让孩子觉得太难或者失去兴趣。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学到‘笔顺’和‘发音’,我们也附上网上学习笔顺和发音的网址。当练习写字时,学生可以自己链接,自我学习每个字的笔顺。毕竟,这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利用网上各种免费的资源来学习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了。如果您想下载《边唱边学》学生用书第二册,请链接到: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YmQzMDc5ODctZjU5Ny00MWJlLWIxOGItNTE4ZWZmMzI4MjU1&hl=en&authkey=CNqU3a4G

Wednesday, September 29, 2010

NSW 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

九月五日应澳大利亚中文学校联合会邀请,在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做了一场研讨会,解说新州HSC Heritage Chinese Stage 6 Course教学大纲的规定,并探讨其教学方法。虽然这个课程的Preliminary course (11年级) 即将于2011年开始,但新州中文界或华人社区似乎很少人在谈论这个课程。这次研讨会有四十多名教师与家长参加。他们对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很感兴趣,大家都积极地提问和讨论。现将两个PPT简报放在网上与大家共享。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课程。

(1)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ZGJjZGMwNTEtODBhOS00MjNhLWJmNGYtN2EzNjI5MDJmZmUx&hl=en&authkey=COvC5ZcF

(2)https://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OTUyZDUxODItMDQ2ZC00ZjkyLTlhZTgtYWUxZDJiNzM4ZGFm&authkey=CJCz2C8&hl=en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跨文化语言教学法(Intercultural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Approach)

应澳大利亚中文学校联合会邀请,于8月15日在Ashfield 俱乐部,与老师们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在这次的研讨会上,我解说了“跨文化语言教学法”(Intercultural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approach)和新州教学大纲规定的预定目标与结果的关系。“跨文化语言教学法”是自从 “全澳学校语言教育声明与计划”(The National Statement and Plan for Languages Education in Australian Schools 2005-2008) 文件发表之后,全国一致认可的语言教学法,也是二十年来沟通式语言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一个基本转向(Orton, 2008a BABEL 43(1): Editorial).

“跨文化语言教学法” 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文化的能力应该是如何与文化互动,而不仅是记住一些实事” (Cultural competence should be more about how to engage with the culture rather than remember facts about it)(Liddicoat, 2008, BABEL, 43(2): 36)。根据我个人在澳洲社会学习英文与教授中文的经验,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此,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中文老师的回响与讨论。有兴趣下载PPT的老师请链接到:

https://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ZDMzYjAwNTgtZGQ3Zi00MmNkLWJhYWQtNGFmZTRiNDMxODA1&authkey=CPzTEA&hl=en

Wednesday, August 4, 2010

2010年(06/06-01/08) 雪梨文教中心七次研討會ppt




從6月6日開始,在雪梨文教中心由我主講,Ling幫忙的七次研討會在8月1日結束了.鑒於中文教育正在蓬勃興起,不管是在澳洲,還是在世界其他各地,中文熱不斷地升溫.就以最近我們知道的事例來說: (1)新州HSC Chinese Heritage Stage 6 Course明年就要正式啟動了.(2)美國國務卿柯林頓於今年五月宣布將在四年內派遣十萬名美國大學生到中國交流學習.(3)印尼興起中文熱,不僅大量華裔子弟開始學習中文,連印尼本地原住民也開始積極學習中文.據估計大約需要八萬名中文教師.這三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卻都與中文教育的發展有關聯.所以對中文老師而言,不是沒有機會, 而是你準備好了沒有?

這七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是根據我個人在新州從事中文教學與參與教師培訓的經驗總結.畢竟海外的中文教學環境與要求給跟國內是不同的.為了與更多的老師分享,現將七次研討會的ppt放在網上.有興趣的老師可自行瀏覽,並歡迎老師批評指教.ppt 的鏈接如下:

1. 利用中文歌曲教學 - 『邊唱邊學』(Use songs to teach Chinese- “Learning Chinese While Singing)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ZDNjM2M2YTAtY2JiMi00NzA2LTkxNDMtMWFkMmY4ZWVkOGU5&hl=en

2. 克服程度參差不齊的班級: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Student-centred approach: an effective way to tackle mixed-ability classes)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YTg1MDMwMzAtNDk5Yi00Mjg0LWI5ZGUtYzM5NTBlZjllOTE2&hl=en

3. 『質量教學』- 新州最新的教學理念和原則 (“Quality Teaching”- Latest teaching & learning model in NSW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MTE2MWU3MWMtMTI3OC00ZTFiLTg4YmUtMDZmNjU0MWIwNTRj&hl=en

4. 如何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和學生互動 (Engage our students in a globalised world )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ODQ3MDZmYWUtYjUwYS00ZjE2LTk2YWEtYWRhYmFjZTg1Nzlj&hl=en

5. 新州HSC中文課程與考試介紹 (一): Background Speakers (Introduction of NSW HSC Chinese courses (1): Background Speakers)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OGI0NDE5OGQtYmNiZS00OTkzLWI2NDUtNjY0YTk5ZDg1NmNl&hl=en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YzQ3NGI2YzktOWEyOS00MzNkLWE2OTAtOTI1YTdiMTU3YzMx&hl=en (Chinese BS)

6. 新州HSC中文課程與考試介紹 (二): Beginners, Continuers & Heritage (Introduction of NSW HSC Chinese courses (2): Beginners, Continuers and Heritage)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NWFjMmM2OWItMjZhMy00ZTQwLThjMWItMWYyNjJmMzUzZGE0&hl=en (Chinese Continuers & Beginners)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ZTQwNWQ5MTUtMWEyNy00MzFiLThkMmYtMTk3Y2ZkZTYxYzk2&hl=en (Heritage 1)

http://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4mezBT5o5NGYmQwMmNmYTctNWZkMC00MmM2LTk3YzYtMmZiZTIyNGNmYmNh&hl=en (Heritage 2)


7. 中文K-10教學計劃訂定與應用 (Design Teaching programs for Chinese K-10)
http://docs.google.com/leaf?id=0B4mezBT5o5NGNDAyMTNlYzEtMDJjNy00N2IyLWJjNGYtNTg4MzhmNzlhOWU4&hl=en (Chinese K-10)

Monday, July 19, 2010

Linking resource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利用电影教学)

电影作为一种教学的文本 (text),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可以提供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在这个‘影像’时代里,学生们已经非常习惯YouTube,DVD,MP3, iPod,iPhone这些多媒体的工具了。如果老师能够善用电影的资源,那将会大大地提高教学/学习的效果。然而,利用电影教学时,老师必须作一点课前准备,必须很清楚地知道在教什么,否则很容易变成只是单纯的看电影。

就像阅读一篇文章一样,老师教的是‘概念’和‘观点’,也就是电影里面涉及到的知识,以及导演要表达的信息、观点和意见。所以,学生应该一边看电影,一边做笔记。学生做的笔记都是看完电影后要讨论的重点。老师也可以自己预先设计问题或作业,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碰到复杂概念的时候,必须停下电影来讨论、分析或者确定学生们可以理解更深层的意思。

如果老师对‘利用电影教学’有兴趣而又找不到资源的话,可以链接到下面网站,里面有很多适合教学的电影。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免费的网站。

http://mytube.ebookdiy.com/

第16届全澳中文教师会议 (Brisbane 10-11 July 2010)




7月10日去Brisbane参加了全澳中文教师协会办的National Conference。听了一些专家的演讲,参加了一些workshops,我自己也做了一个presentation。我的主题是:Quality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n NSW(新州中文教育质量教学模式)。

这次的会议除了来自各州的中文教师和专家之外,也邀请了来自美国、中国和香港的专家。大会的主题是:勇创新高 – 探索多元化的汉语教学。其中来自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中美优质教育中心主任、教育学院杰出终身教授赵勇博士,墨尔本大学中文教师培训中心(CTTC)主任Jane Orton教授和南澳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的Andrew Scrimgeour 的演讲更是精彩。他们对中文教育的发展与方向都有很精深的剖析与建议。

下面是一些个人小小的感想,希望和各位分享。

1.全澳洲在学中文的人数已经达到十万了,而且各州的政府也都在积极鼓励学生学中文。虽然大力推广中文教育的陆克文已经下台,但中文的发展趋势应该不会因此而停止。毕竟中文教育发展的国际形势已经形成。

2.中文教育应该特别注意提升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能力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而不仅专注在语言(文法,发音或文字)本身,毕竟我们是在教书育人(educate people),而不仅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3.文化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否则就没有意义了。也就是说,文化的学习必须让学生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文化。另外,学习文化应该是学习价值观,而不仅仅是文化知识(Cultural knowledge)而已。

4.课堂上的时间有限, 我们应该利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来拓展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让中文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5.所有中文老师所面对的挑战都是一样的,比如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等等。因此,加强各州中文老师的交流、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应该鼓励本地中文教师写出符合澳洲教学大纲的教材,也就是中文教育在地化 (Localisation)。

总体来说,这次的会议证实了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质量教学”(Quality Teaching)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red)的教学法,以及和学生互动交流(Engaging students)的必要性。

Monday, June 14, 2010

Linking resources for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下面是兩個很實用的免費網站,一個可以讓你用漢語拼音設計puzzles.另一個可以讓你設計你自己班級的溝通平台.有興趣的老師可自己上網試試.


1. For making puzzles or word search (pinyin)

http://puzzlemaker.discoveryeducation.com/

2. A web site that you can set up for your class and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net

http://www.wikispaces.com/site/signin

边唱边学:《老鼠爱大米》- 一首适合非母语组高中生的歌曲

边唱边学: 一般来说,爱情歌曲并不适合作为教材,因为情境可能过于狭隘,歌词可能有所限制,但这首《老鼠爱大米》倒还算不错的选择。除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词之外(如‘听见’、‘特别’、‘不敢’、‘理想’、‘实现’等),还包括一些实用或重要的词语,如‘让‘、’如果‘、‘不管’、‘一定...